第1051章险恶用心,来自活阎王的报复!
    轰!
    燕无双一听,脑海像是被重锤砸下,双眸瞬间就红了。
    “什么?”
    “罗成投了大乾了?”
    燕无双不敢置信,声音拔高。
    这名黑甲将士感受到燕无双的怒火,声音越发小心。
    “黑甲卫一接到消息,立刻带人杀去,发现罗成家眷正在收拾行李,欲要逃跑!”
    “大乾探子拼死抵抗被杀,罗成家眷已被控制,由于此事恶劣,故而封锁了消息!”
    “并且我军从这名大乾探子的身上搜出了罗成将军的信物!”
    这名黑甲将士跪在地上,双手呈上一个沾染了泥土的、略显陈旧的香囊。
    燕无双目光扫过那香囊,瞳孔骤然收缩!
    那香囊的样式、针脚、甚至上面一个小小的“成”字,他都无比熟悉!
    此物乃罗成妻子所缝,罗成一直贴身佩戴,视若珍宝!
    瞬间。
    一股被背叛的怒火冲天而起,直冲脑门!
    燕无双看着手中的这个香囊,杀意席卷。
    “好,好一个罗成!”
    燕无双猛地站起,抓起香囊狠狠掼在地上,脸色因暴怒而扭曲,“朕还当他宁死不屈,是条好汉,敬佩不已!可他竟背叛了朕,投了大乾,还敢让大乾派人来接他的家眷?!”
    “这是要举家叛逃吗?!”
    “无耻之尤,毫无气节,亏朕如此信他,善待其一家老小,朕要诛他九族!”
    “陛下不可!”
    陈平一听,连忙劝阻,“陛下息怒,切莫被怒火冲昏了头脑,此事有蹊跷!”
    “罗成被俘,生死未卜,大乾此时派人来接其家眷,还带着如此明显的信物,还恰好下人前去举报,东窗事发,这一切都巧合的过分,倒像是故意为之!”
    “臣若没猜错的话,这定是离间之计,乃是那高阳的毒计,若杀其全家,罗成将军却未降,那便正中高阳下怀,寒了我大燕三军将士之心!”
    此话一出,燕无双的理智稍稍回归。
    他盯着地上的香囊,一股后怕袭来,令他长舒了一口气:“先生言之有理,朕差点就冲动了!”
    “此事,的确有蹊跷!”
    “来人,传朕秘旨,将罗成家眷,即刻圈禁府中,严加看管,任何人不得探视,待查清罗成叛国真相,再行论处!”
    “陛下圣明!”
    陈平闻言,稍稍松了口气。
    但不知为何,他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强烈。
    高阳的毒计,向来一环扣一环,绝不会就此停止。
    他的后手是什么?
    陈平忧心忡忡。
    入夜。
    燕无双躺在龙床上,一阵心烦意乱,不由得抬起龙眸朝一旁的太监吩咐道。
    “杨妃呢?”
    “令她来陪朕!”
    “是!”
    太监小心瞧了燕无双一眼,以最快的速度下去。
    很快。
    一袭红色长裙,肤如凝脂,举手投足之间尽是丰韵成熟气息的杨妃到了。
    她凤眸含怒,极为冰冷的看向燕无双。
    “陛下,你如此行径,不怕日后史书唾弃吗?”杨妃满脸厌恶的道。
    燕无双抬眸,冷哼一声道,“那也是日后再说了!”
    “再说了,那话本中的李世民能干,朕为何不能,千古一帝看的是功绩,岂是这些旁枝末节?”
    燕无双深吸一口气,他这段时间的压力太大了,尤其是大乾蜂窝煤与武曌和高阳是否假决裂的事,令他心烦意乱。
    此时。
    他也顾不得杨妃的不悦了,直接起身,一把抱起杨妃,将其极为粗暴的扔到床榻上!
    燕无双双眸通红。
    他深吸了一口气,开始解衣,上了床榻。
    一番挣扎后。
    气氛渐渐旖旎。
    但也在这时。
    殿外。
    一声极为急促的声音响起。
    “陛下!”
    “大事不好!”
    燕无双虎躯一颤,差点就打了个很舒服的寒颤。
    但虽然心中很不爽,但他还是朝外应了一声。
    “发生何事了?”
    “陛下,罗……罗府……走水了!火势滔天!府内……府内发现大量尸骸!罗将军全家……恐……恐已罹难!府邸…都快烧成白地了!”
    轰!
    此言一出。
    燕无双表情骤然变了。
    他爬起身,套了一件衣服,朝外走去,满脸震怒,带着不敢置信,“你说什么?”
    “圈禁府邸,怎会走水?”
    “并且一烧,还是如此大的火,给朕查!彻查!”
    燕无双懵了。
    他下令圈禁起来,所以不可能是他动的手。
    大燕其他势力,也没必要灭罗家的门。
    若按照白日情报来看,若罗成真投了大乾,那也没道理是大乾干的!
    这其中,怎么回事?
    燕无双隐隐察觉到一股不妙,但还没等燕无双回过神来。
    远处。
    又有一道声音传来。
    只是,这道传令兵的声音,带着十分的惊喜。
    “陛下!”
    “大乾急报!”
    “好消息,天大的好消息啊!属下为陛下贺,为陛下喜,大乾女帝感慨罗将军宁死不降,念其忠义与气节,所以决意放了罗成将军,并送其归国!”
    “其声势,极为浩荡!”
    “据传大乾使者不日将携国书觐见,以彰两国修好之谊!”